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4-26
    国际传媒学院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代表合影 国际传媒学院马兰州院长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签署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教授赠书 1944年工商学院校刊资料记载,刘豁轩先生:广告学教授;南开大学学士;前天津《益世报》社长;燕京大学教授兼新闻系主任 与会师生合影 4月22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率师生30人到我校访问,并与国际传媒学院签署学院共建协议。同时,为追忆与两校发展密切相关的民国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刘豁轩先生的贡献,举办“学史寻根------刘豁轩史料报告会”,两校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根据韩立新的考证,前《益世报》社长兼总编辑刘豁轩在1944-1945、1947-1948年间曾在天津工商学院任广告学、新闻学教授,这一观点将我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历史上溯了近60年。 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教授讲述了刘豁轩扎根本土、“量体裁衣”,将办报经验与新闻学术相结合,推进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历史,这段经历也
  • 2021-04-26
    4月21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天津学而思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是学院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一次针对性强的就业观主题教育活动。为了组织好本次专场招聘会,学院专访了学而思培优天津分校,就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实习基地搭建、举行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学而思天津分校初中学科总负责人王斌,天津分校选培部负责人张青苗,国际教育学院2018届校友、学而思天津分校高级教师杨雪,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杨翊,团委书记赵双共同参加了专场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学院研究生、本科生七十余人。孙倩首先对天津学而思为本次招聘会提供的职位及就业指导表示感谢。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及国内中小学教育改革即将对教育培训类产业带来的影响,结合自身在韩国的教学生活经验,孙倩为同学们细致深入分析了教培行业未来良好的发展态势,鼓励大家要放宽眼界进行多重选择,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切实根据自身情况和国家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王斌为同学们介绍了学而思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详细说明了本次招聘计划,指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逐一回答了同学们关心的薪资、岗位、上升机制、企业福利等问题。杨雪和在校
  • 2021-04-23
    4月20日下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民权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社会性别定型视阈下的俄汉成语对比研究”为题,与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线上学术交流和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教授作总结点评,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6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史亚军对周民权应邀为我校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从社会性别视角开展俄汉成语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场学术盛宴无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和论文写作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周民权从成语与社会性别定型、俄汉成语中的社会性别非对称性问题、俄汉成语的形象和语义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从语义层面、价值评价标准层面、词序和数量层面深入分析社会性别特点。讲座深入浅出,观点新颖独特,理论与实践并重,讲解详细生动,语料丰富有趣,讲座过程贯穿鲜活实例,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姜雅明分享了聆听报告的心得体会,她指出,周民权教授的讲座从社会性别定型概念解读出发,运用鲜活的语料和案例,通过形象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对应以及不对应分析,阐释了俄汉成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总体特征,
  • 2021-04-23
    为增强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1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以“知史爱校 凝心聚力”为主题,组织师生参观了坐落在马场道校区内的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最初被称为“天津黄河白河博物馆”,由法国人桑志华于1914年开始筹建,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大家怀着景仰、求知、探秘的心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观摩了每一件藏品,其中,披毛犀、野驴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稀标本和桑志华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给大家留下来深刻印象。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使人流连忘返,展品背后积淀深厚的故事则令人获益匪浅。在展室的最后,大家欣喜地发现了“AK体育历史沿革图”,它记录了学校的沧桑变化,展示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发展成就。参观结束后,师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对科学家们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表示敬佩,更进一步加深了爱党爱国爱校情怀,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大家倍感肩头责任之重大。党员教师纷纷表示,要立足当下、务求实效、砥砺前行,紧紧围绕校院中心工作,发挥继续教育工作职能,助力学校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2021-04-21
    为了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于4月举办了“语言对象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以达到学理论、悟思想的目的。 参赛团队紧紧围绕海外主流媒体、国外知名专家学者聚焦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等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他们对相关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日语学院学生以《朝日新闻》为例,研究了日本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梳理了该媒体从最初所持的轻视、怀疑、消极、警惕的态度到积极态势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原因。英语学院学生对比巴基斯坦、印度、英国主流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道与评价,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实践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本次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了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
  • 2021-04-20
    4月16日下午,第二十六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校内选拔赛在我校马场道校区逸夫楼大江厅举行。 本次比赛由我校英语学院承办,来自9个学院的1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督导专家、英语学院田耀教授,通识教育学院刘保春副教授,英语学院王惠云副教授,高级翻译学院韩然老师应邀担任此次比赛评委。 本次比赛以“Protecting the Blue Planet”为题,设置已备演讲、即席演讲和评委提问三个环节。比赛中,选手们的表现频频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并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来自英语学院的赵伊欣、李文元两位同学获得特等奖,他们将代表学校参加4月24日在天津工业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天津赛区决赛;来自求索荣誉学院的张家萌、国际教育学院的张卓轩获得一等奖。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我校浓厚的外语教学氛围,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学习热情。 (文/通讯员:罗蓓蓓 摄影/通讯员:唐雨欣)
  • 2021-04-19
    2020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学院领导的周密部署以及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6个项目获批校级教学与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13门专业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为表彰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地,作为学院“课程思政月”重点活动,近期,学院组织召开两场分享交流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院教师参加,会议由副院长刘全主持。在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专项交流会上,德语系胡峰、法语系巫春峰、意大利语系赵石薇、葡萄牙语系卢亚伟、匈牙利语专业王炳霖等五位教师,分别从课程建设基本情况、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教育教学特色、预期建设成果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强调要因课制宜,充分依托线上教学平台与技术手段,为课程思政提供空间、创设情景、提供助力并做好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和知识有机融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交流会上,俄语系王晨、德语系李永村、西班牙语系关睿、芬兰语专业王烁和林天一、波兰语专业巩宁波、捷克语专业孙乐月、保加利亚语专业王诗盈、希腊语专业秦玥等九位老师,分别以
  • 2021-04-16
    为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培养具有扎实汉语文化基础以及较高教学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理论的创新性转化,国际教育学院于4月13日下午在逸夫楼文化体验室成功举办首届“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四位系主任及两位优秀教师代表受邀作为嘉宾及评委出席活动。本次大赛主要面向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初赛共28人,分两组完成初选,评委老师对教学试讲进行打分评选,最终选出7人进入决赛。决赛要求选手完成45分钟教案、20分钟PPT和20分钟课堂教学展示。选手在模拟真实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借助PPT、板书等教学手段,对指定材料进行分析设计,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准的讲解和充分的互动操练中,展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七名主讲同学教学仪态自然大方,表达流畅,讲授清晰,台下同学配合默契。每位同学各有特点,有的通过设置多样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有的注重讲授知识过程中的逻辑,将授讲内容条分缕析并且讲解得丝丝入扣;有的则侧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形成一种沉浸式的教学氛围。同学们独特的授讲风格以及出色的
  • 2021-04-16
    4月13日,我校国际商学院与上海高顿教育集团就ACCA、CFA®、FRM®、金融科技项目成立金融财会教育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滨海校区举行。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斌斌,副院长李薇,上海高顿教育集团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张长晴,市场部、CFA&FRM国际项目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张长晴介绍了上海高顿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大学教育模式、师资力量以及与各大高校的合作情况,希望能够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助力学院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她表示,愿意成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学院在共建学科、共建学院等方面拓宽合作,共生长,共融合,共进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高顿教育集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颖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她表示,学院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期望通过此次校企合作,借助企业优秀平台和优质资源,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学院人才建设高质量发展。双方代表签署了ACCA、CFA®、FRM®、金融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协议,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仪式结束后,双方来到当日由国际商
  • 2021-04-15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突出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4月8日,亚非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院长朵宸颉以“学习百年党史 赓续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分别为学生们讲授形势政策教育课。张海梅从“为什么学党史、从党史中学什么、大学生如何学好党史”三方面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党史的重要性,领会百年党史所蕴含的宝贵经验,鼓励学生们要学党史立大志,用奋斗扬青春,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朵宸颉为学生们详细讲述一个主题主线、两次历史性飞跃、三大历史性事件、四个历史时期等党史知识,结合我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阻击战实际,以天外应急外语翻译志愿服务为实例,号召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奋力谱写壮丽青春华章。通过这两堂精彩、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将个人梦想自觉地融入到国家发展伟业中,努力成为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