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02
    为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月25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卢福波教授在中华文化体验室做了题为《立足于汉语应用及特点认知的语法教学与研究视角》的讲座。本次讲座为国际教育学院首届学术月的第三场讲座,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教师参加了活动。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牛顺心副教授主持。卢福波教授以“为什么运用语言?语言教育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出讲座内容,他认为,汉语言研究只有立足于实际应用,立足于汉语教学实际,才有意义和价值。他引用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的名言“一个经常不断地、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说明人类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完成交际。讲座基于语言语用能力培养理念、二语习得原理,从汉语语法特点的认知角度列举大量汉语实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从汉语言学习者认知世界的角度、途径、模式等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文化认知上进行观察研究,做更加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汉语教学和习得、推进汉语言自身认知提供启示和指导。互动环节,卢福波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量词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给出具体实
  • 2021-06-02
    为深入推进党史教育学习,进一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近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第55期“知行”党校开班仪式在逸夫楼W105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安娜作开班动员并讲党课,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学院党务秘书梁思羽主持会议。 安娜以“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作党课宣讲。她全面介绍了党的百年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以及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的关键事件及其意义,强调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追求,同时就如何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她鼓励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要通过党课学习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修,真正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勇于担当,承担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梁思羽就党课相关安排和管理规定做了说明和要求,强调全体学员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党课学习任务,在认真探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高质量完成党课学习。 通过党课开课仪式,同学们重新审视了党员身份和入党动机,再次坚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青年一代的贡献。
  • 2021-06-01
    5月20日,我校中保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一期在马场道校区AX102教室举行。南开大学李荣林教授为我校2020级经济学(中外合作)的同学们带来题为“浅谈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精彩讲座。李荣林从不同角度向学生门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他指出,学习经济学不能狭隘,应该具有全球视野、采众家之长,经济学之所以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正是因为它从研究问题到研究方法依赖的是强大的逻辑、充实的证据以及缜密的数学计算。李荣林用实例向学生们说明,学习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缺一不可,思想必须得经过方法验证,方法必须得有思想支撑。他向学生分享了经济学的三种语言:逻辑语言、几何描述、数理模型,并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是由均衡决定的,经济学中寻求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学生们就自己的问题与困惑与主讲嘉宾进行交流,纷纷表示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李荣林,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商务部国际时评专家。(文/通讯员 郭思彤 付千纯 张燕 摄影
  • 2021-05-31
    全体党员在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门前合影5月11日下午,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系教师支部全体成员前往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围绕“《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开展“学党史、明初心、强党性、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通过参观200余幅图片、100余件文物展品,从解放天津、接管领导工作、巩固建立人民政权、建设天津、加强党组织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等六个方面,了解了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领导天津人民进行英勇革命、开展忘我建设的宝贵经历,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天津革除积弊、恢复经济、重塑秩序、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伟大斗争精神。 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既帮助自身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又增强了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将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强大奋进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砥砺前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字/通讯员 焦洪宝、唱甡嘉 摄影/通讯员 焦洪宝)
  • 2021-05-31
    由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英文《洛杉矶邮报》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评选结果于5月4日在洛杉矶正式公布。我校校友宋磊荣获“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宋磊,我校2007届英语(国际金融)专业校友,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市场学助理教授。他于2010年取得韩国西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5年取得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市场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交叉学科期刊Journa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创刊编委,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编委,顶级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审稿人和2020全球市场学大会网络零售会议主席等职位。 他的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行为科学来制定社交媒体和电商新战略,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H-Index全球影响力第一市场学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重点期刊评为首位论文或推荐论
  • 2021-05-31
    近日,我校中保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期在马场道校区W205教室举行。我校英语学院夏瑾老师应邀为2020级经济学(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们带来题为“个人化目标,个性化学习------雅思考试和英语能力综合提升”的精彩讲座。夏瑾对雅思考试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雅思是著名的国际性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之一,成绩被大多数的企业、大学认可,成为大学生出国留学、工作必须通过的考试之一。中保项目的学生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通过雅思考试十分必要。他就雅思考试的考察内容、题型设置、时间分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在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向同学们分享宝贵经验。与外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听力、口语方面存在弱势。对于此类“听”与“说”的问题,夏瑾跟据自身经验向同学们分享大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为同学们将来顺利完成雅思考试打下基础。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交流英语学习与雅思备考心得。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雅思考试的具体要求、考试范围、考察目的、如何备考等,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此次讲座为中保项目学生未来雅思备考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和技巧,同学们受益良多。(文/通讯员 王婧媛
  • 2021-05-27
    5月20日至23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广电总局、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形成“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国际化平台。受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委托,高级翻译学院选派学生志愿者担任大会外宾联络员工作。外宾联络员来自英语同传、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专业,主要负责协助会务组接待外宾、与外宾确认大会流程、活动引导、路线规划及部分翻译任务,起到大会与外宾间联络沟通的纽带作用,确保其在津期间的各项行程顺利进行。本次智能大会是高级翻译学院连续第五年承担外宾联络任务。联络员们将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学术素养外化于行,展现青年译者风采,担当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出最美的“中国名片”。
  • 2021-05-27
    5月15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芬兰语专业师生应邀前往芬兰驻华大使官邸,参加“幸福学生:留学芬兰行前欢迎会”。活动中,即将赴往芬兰读研的学生徐可与留芬校友及使馆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提前了解留学芬兰的注意事项,了解关于学生签证申请和行前准备等实用信息,并与即将赴芬留学的中国学生建立了联系。此次活动由芬兰驻华大使馆和芬兰国家教育署共同主办。芬兰科学和文化部长安妮卡·萨里科(Annikka Saarikko)对即将前往芬兰深造的留学生们发表了视频祝辞。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Jarno Syrj?l?)做开场演讲。使馆参赞等工作人员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芬兰高等教育以及学生居留许可申请的相关事项。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我的芬兰留学故事”征文比赛(芬兰国家教育署举办)校友代表,他们与即将前往芬兰深造的留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留学故事,讲述了自己对芬兰教育的体会感受,使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活动期间,我校芬兰语专业教师与芬兰驻华使馆新闻和文化参赞林友瑞(Jyri Lintunen)、芬兰国家教育署项目官员杨琳交流了天外芬兰语专业建设情况。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校芬兰语专业教师与芬兰驻华使馆、芬兰国家教育
  • 2021-05-27
    为加强京津冀地区高校俄语专业师生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校俄语专业的发展,整体提升俄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日,2021年第四届京津冀高校俄语大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本次比赛由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研究会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AK体育、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20所高校百余名师生代表参赛。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派出2017级李晨曦、陈田,2018级俞竹慧,2019级李清舒、王嘉娴、伦辛琦六位同学参加此次比赛。最终,李晨曦、陈田荣获高年级组二等奖,俞竹慧荣获高年级组三等奖;伦辛琦荣获低年级组二等奖,李清舒、王嘉娴荣获低年级组三等奖;带队教师俄语系王晨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经过几年的发展,京津冀高校俄语大赛日趋成熟,比赛规模日渐扩大。目前该项赛事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各高校俄语专业同学展示专业能力的良好平台,为京津冀地区各高校俄语专业提供了交流机会,架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我校选派的六位参赛选手经过学院内部严格筛选,外教和中教配合强化培
  • 2021-05-25
    4月30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肖谊教授应邀作题为《关于论文写作中的关联性与逻辑性》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英语学院副院长高嘉勇教授主持。肖谊开篇点明了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并从学术价值、课题可持续性以及创新意识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术论文选题的方法。他通过论文引言举例,详细阐释了正确的“引言”应有严谨的构思和组织,并与正文呼应,与正文要有相关性;就学术论文文献的撰写方面提出自身观点,即论文撰写以文献综述为基础,避免文献综述过于笼统及宽泛,缺乏与论文正文的相关性和逻辑性。他提醒研究生要避免错误选用理论,要化理论为无形,在设计研究论文时,吃透理论内涵,注重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与逻辑性。讲座结束后,肖谊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今后的论文写作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讯员:潘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