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09
    为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近日,我校邀请到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东教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思政课教师的学者定位和学术研究》为题,与我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各成员单位教师代表进行了集体教研。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主持。 杨东从“思政课教师的学者定位”“学术研究需注意几组关系”“学术研究的出路”三个方面,强调教师作为掌握专门知识、经受专门训练的知识传播者,应在创造知识方面有所作为,以科研促教学,从而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他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广博”和“专精”的关系,处理好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和理论宣传的关系。在撰写论著时,结合个人兴趣和熟悉领域,通过研读史料、论著,对重要资料和经典原著予以关注,形成原创论题,注重专业表达,创新谋篇布局。各学段教师就传统选题与热点选题的抉择、教材难度与应试要求的冲突、各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思政与德育的关系、中共党史研究的范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我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
  • 2021-06-08
    结业仪式现场学院党委书记安娜讲话颁发结业证书结业仪式现场展示青马班学习集锦青马班学习集锦6月1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首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仪式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党委副书记韩菲、团委辅导员和首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代表出席结业仪式。安娜对学院首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任务;二是要做信仰坚定的“领航员”,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三是要做为民服务的“奉献者”,把自己的理想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大局中。韩菲为首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完成了全部课程,顺利结业。活动现场,学员们通过诗朗诵、大合唱、讲红色故事等形式为观众带来学习成果展示,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让在场观众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同学们还跟随学院“寻访海外的马克思”实践团的足迹,通过视频了解马克思在捷克和比利时的艰苦生活和思想之旅,寻找共产主义初心。自2017年团市委实施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
  • 2021-06-08
    为李桂媛老师颁发证书、献花“情牵天外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对求索荣誉学院老教师李桂媛的真实写照。今年6月,李桂媛即将迎来退休。为感谢她的辛勤付出,激励青年教师担当作为,6月2日,求索荣誉学院在逸夫楼大江厅为李桂媛举行荣休仪式,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了活动。李桂媛是一位老党员,从教近40载,她为人师表,领航人生,守着一方净土,勤耕三尺讲台,将毕生热情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天外,用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求索师生。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海燕代表学院对李桂媛多年来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她表示,求索每一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师生的心血和智慧,求索会感激和铭记每一位师生。她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号召年轻教师向李桂媛学习,以天外为家,以教育为使命。刘海燕为李桂媛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青年教师代表涂清如为李桂媛献上鲜花。李桂媛深情地表达了对学院、学校及各位领导同事的感激之情,并衷心祝愿学院能再创辉煌。此次活动是求索荣誉学院建院以来举行的首次荣休仪式,通过此次活动,在全院营造感恩思源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把优良的师德风范深植于每一位老师的心中。
  • 2021-06-07
    2020年度,英语学院翻译系响应学校“奋进十四五”的号召,依托学院出台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激励机制,调动全系28名在岗教师的积极性,获批各级项目共计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天津市教委和建委科研立项各1项。详细信息如下:姓名
  • 2021-06-06
    党政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会现场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会现场党建工作会会议手册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常见的困难和问题,4、5月间,国际商学院党委分别召开处级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会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会,切实帮助党政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务工作者理顺工作思路、解决工作难题。在党政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就处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重点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分解等向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多联系、履职廉政谈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长项工作的要求和规范进行解读。党委班子成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党的建设进行交流讨论。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会上,杨颖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前期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强调要加强对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加强交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党委组织员对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等工作进行逐一梳理和说明。基层党支部书记围绕如何做好党员管理等内容进行交流分享。通过党建工作会议,国际商学院进一步明晰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程序,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实际行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办实事、解难题。
  • 2021-06-06
    英语学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十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三爱”“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英语学院党委近期开展了“献礼建党百年------我身边的红色印记”活动。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积极性,发掘身边的“榜样人物”,通过请老党员讲述革命历史故事,以一名普通群众的视角讲述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的感人事迹等方式,推动发现榜样、学习榜样常态化。学院党委还组织发动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遵义会议旧址、百团大战纪念碑、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展馆等进行参观,通过撰写推文、制作视频,介绍展馆主要内容、特色以及个人参观体会,在学院“天外青春英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发挥朋辈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克服地理位置、疫情影响等因素,随时随地接受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至今,学院已完成十期微信公众号推送,后续将继续更新。该活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
  • 2021-06-06
    我校首例成功捐献者刘畅校友(右一)等多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表演诗朗诵《孩子,让我拥抱你》为爱心单位颁发感谢状我校红十字会秘书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占权作为高校代表发言中外志愿者表演舞台剧《细胞特战队》志愿者参与心愿征集和礼物整理6月1日,由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委网信办、中国医科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市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的 2021年“彩虹计划------你的六一,我的爱心之共筑彩虹梦”主题联欢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现场,我校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校友刘畅等多名成功捐献者代表带来了诗朗诵《孩子,让我拥抱你》,让孩子们时刻感受爱的力量。我校外国留学生和校红十字会志愿者骨干共同编排了《细胞特战队》,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人体免疫细胞抵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开展科普,表达了对孩子们早日战胜疾病的美好祝愿。“超人加油!超人加油!”全场小朋友热情洋溢、全神贯注,为抗体超人鼓掌、加油助威,一起帮助抗体超人打败了病毒。表演结束后,演员分别用汉语、俄罗斯语、西班牙语、泰语、蒙古语等七种语言,祝愿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主办单位相关领导为爱心单位颁发感谢状
  • 2021-06-06
    5月27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逸夫楼莎翁厅举办 “课程思政月”主题活动最后一场专题讲座,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讲《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中欧语言文化对比视角》。讲座由副院长刘全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参加。史亚军结合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实践,以语言文化对比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的多元建构、外语教学的根本导向,以及语言、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维度进行阐述,就外语教学中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坚定民族自信、在文化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次讲座结束,标志我院“课程思政月”主题活动圆满收官。系列活动以“初心讲堂”为开篇,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教授以《破解课程思政之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题开展领学领讲;同时积极借鉴兄弟院校宝贵经验,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主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徐亦行教授作《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葡萄牙语专业为例》专题讲座。期间,学院还分别举办我校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及优秀教学案例专场分享会,由专业教师分享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
  • 2021-06-06
    近日,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尤泽顺教授受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论坛,以“批评语境观视域下文本与译者主体性互动的微观考察”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讲座。讲座由我校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海龙教授主持,全校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讲座从翻译研究中的语境观出发,在剖析翻译语境研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再情景化理论,并以中国古诗和自身教学翻译为例,阐释了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中的语境理论在翻译文本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报告旁征博引、语言生动,给在场同学以启迪。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言与嘉宾探讨翻译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相关问题。田海龙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尤泽顺的研究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并与嘉宾一起为同学们的科研及学习提出了诸多建议。 此次活动对于我校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指导和促进意义。今后,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还将积极举办类似活动,促进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 据悉,尤泽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
  • 2021-06-04
    5月26日下午,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二期如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项目合作方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副教授Paskal Zhelev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Bulgaria的精彩讲座。 受疫情影响,经双方密切沟通,克服时差,最终促成讲座通过云端连线进行。Paskal Zhelev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保加利亚的基本经济状况,中保贸易往来中的直接投资现象,并做外商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Paskal Zhelev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他衷心地期望中保两校的合作能够更加多元和深入。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全员参与讲座,认真学习并做记录,充分利用互动交流时间,就中保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汽车制造业情况与Paskal Zhelev进行深入沟通。Paskal Zhelev对我校学子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及所提问题的专业度给予肯定,并对我校项目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表示赞赏。 Paskal Zhelev博士,保加利亚经济学家联盟理事会理事,南欧、东欧和黑海地区(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