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英语学院与天津市公安局国际警务合作处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之间合作共建展开积极交流与探讨。座谈会上,国际警务合作处副处长苏东旭、英语学院党委书记郭芃分别介绍了双方的基本情况。苏东旭表示,国际警务合作处有很多警官毕业于AK体育,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希望与天外开展更多合作交流。郭芃对国际警务合作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英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主动为学生拓展实习实践平台,期待此次合作能够发挥双方优势,找准切入点,真正为师生办实事。英语学院与国际警务合作处就党支部共建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确立了政策法规及打击犯罪服务民生宣传、国际形势宣讲、出入境安全教育、警官培训、警务手册编译以及党建、团建交流等合作项目,并就宣传讲座、民警外语培训项目进行了重点探讨,为合作共建开启了良好开端。英语学院与天津市公安局国际警务合作处的合作共建,是学院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也是天津市公安局“千个支部联基层、千名书
  • 2021-06-16
    5月19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教师党支部组织开展“寻找红色地标 重温天津党史”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们先后走进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和天津军管会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重温天津解放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中共天津市历史纪念馆是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该馆展出了1919-2001年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史、斗争史和建设史。馆藏的45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和大量的历史文物,以及真实的影像资料,客观生动地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8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业绩,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李大钊、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的有关情况和建树的丰功伟绩,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园举办的“《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反映了1949年—1956 年党领导人民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设天津的光辉历程。展览通过200余幅图片、100余件文物展品,真实展示了军管会和市委领导
  • 2021-06-16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积极传承廉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5月21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教师党支部赴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开展“参观廉政文化、夯实党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为廉洁文化主题展示区。中心整体以“廉”为主题,以“初心”为主线,分为镜、竹、玉等四大展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深度体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先进文化精髓。展品件件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借由铜镜、竹刻、竹扇、玉雕、石刻等实物以古寓今,以物载道。在中心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各个展示厅,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既是对党员的一次特殊的思想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参观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坚守初心、践行初心、滋养初心,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清正廉洁的行动自觉,时刻做到自律、自警、自醒、自重,永葆廉洁本色,守初心、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不断推动学校事业
  • 2021-06-16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6月10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活动拉开帷幕。首场活动特邀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作了题为“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讲座。讲座由我校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教授主持,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和本硕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参加。姜雅明对王铭玉教授百忙之中应邀为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本次学术盛宴对于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全面提高科研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思维和科研习惯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王铭玉以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切入点,指出当今高校外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广博的知识、现代教学意识、科研意识四个基本素质。他从外语科研的性质与意识、外语学术论文的类型、学术论文题目的确定、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外语期刊及投稿路径、“论文?学问?境界”等六个方面,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他指出,科学研究应有问题意识、方法意识、跨学科意识和推广意识,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不但要能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而且要能对所提观点进行严格论证。
  • 2021-06-16
    6月10日上午,《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首席记者、我校客座教授杨成应邀为国际传媒学院师生开展讲座,围绕国际新闻实务,重点讲授《中国日报》与美联社的Stylebook的不同。杨成结合外宣工作的鲜活案例,分析了《中国日报》《英国每日电讯》《纽约时报》等报刊媒体的标题大小写、拼写方式等细节特征,指出style并非所谓的“报道风格”,而是一种规则,一种编辑体例。不能因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压力等因素影响甚至更改媒体的stylebook,要恪守平等思维,坚持特定立场。她还结合最新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通过初审的津云作品《科学的中医药》,对stylebook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梳理和讲解。杨成指出,要学习外宣工作“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工作思路,对国际知名媒体英文报道稿件进行比较性研究,为将来专业工作和研究积累经验,提升实战技巧。她强调,针对我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国际化”特色,提升英语水平对国际新闻写作与编辑至关重要。她鼓励国际传媒学院的学生积极强化语言优势,磨练专业技能,在全球传播的大背景下提升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讲述好、解释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
  • 2021-06-16
    6月10日下午,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为杨凤莲老师举行了一场温馨的光荣退休欢送会。欢送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芃主持。院长魏华代表全体师生,表达了对杨凤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祝福,感谢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高度赞扬了她认真负责、默默奉献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杨凤莲自1983年参加工作,三十多年的教师职业生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情、和蔼可亲,对年轻老师言传身教,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曾荣获校级“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杨凤莲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荣退感言,字字句句流露出对昔日与同事门一起工作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领导、同事、学生门的依依不舍和感激之情。全体教职工为杨凤莲送上精心准备的鲜花和工作照片摆台,并合影留念。老师们眼含热泪,纷纷表达了对杨凤莲的祝福,同时也表示荣退休仪式是一堂生动的师德教育课,将以此为契机,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决守好课堂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提升个人政治素养和师德涵养,为学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2021-06-16
    6月7日下午,南开大学杨雷博士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为题,为我校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线上学术交流和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师生40余人参加讲座。史亚军对杨雷应邀为我校俄语学科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强调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回溯中俄两国关系历史,分析两国关系现状,瞻望两国关系未来,对于俄语学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都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杨雷从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中俄战略协作机制的形成及其制度形式、中俄关系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从历史角度,通过中俄近代以来的合作与对立、中苏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一界一路”)、中苏同盟的建立与破裂、中苏关系正常化与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叶利钦时代再上新台阶、普京执政阶段两国状态等六个阶段,回溯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从现实角度聚焦当下国情,从中俄战略协作的制度选择、双边协作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估、机制发展方向等层面,指出双方应在经济、技术、协作责任标准、全球治理中的核心领域继续努力;从中俄在全球事务的联系与合作、两国关系的务实化和理性化、经
  • 2021-06-15
    近日,我校中保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三期在马场道校区大江厅举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磊应邀为我校2020级经济学中保项目学生带来题为《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精彩讲座。李磊以“幸福”为切入点,指出幸福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人生终极目标。他用不同国家实际GDP和普通家庭情况进行对比,指出不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人均GDP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是收入对幸福存在边际递减作用。他通过列举简单的事例向同学们介绍:生活水平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决定的。他强调,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幸福,幸福还需要靠平等、绿色环境、住房等维系。通过讲座,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更加明白了经济发展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重大,即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罔顾环境和人民幸福。李磊,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和《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
  • 2021-06-15
    5月26日下午,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二期如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项目合作方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副教授Paskal Zhelev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Bulgaria的精彩讲座。受疫情影响,经双方密切沟通,克服时差,最终促成讲座通过云端连线进行。Paskal Zhelev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保加利亚的基本经济状况,中保贸易往来中的直接投资现象,并做外商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Paskal Zhelev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他衷心地期望中保两校的合作能够更加多元和深入。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全员参与讲座,认真学习并做记录,充分利用互动交流时间,就中保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汽车制造业情况与Paskal Zhelev进行深入沟通。Paskal Zhelev对我校学子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及所提问题的专业度给予肯定,并对我校项目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表示赞赏。Paskal Zhelev博士,保加利亚经济学家联盟理事会理事,南欧、东欧和黑海地区(ASECU
  • 2021-06-09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6月4日,我校英语学院在逸夫楼1002教室举办“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我为师生办实事”座谈会,校党委殷奇书记出席,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上,师生代表就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的设立初衷与发展机遇等展开交流讨论,并就学校教学管理、科研、后勤保障、校园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殷奇逐项回应师生诉求,对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进行记录,会后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积极跟进解决进度。近日,英语学院还分别召开了不同系别教师、学生的专场座谈会6场。学院班子成员认真听取了有关学院党建、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工作清单,并经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讨论,积极加以改进。学院20个师生党支部也分别制定了“我为师生办实事”计划,集结支部整体力量,重点解决就业等师生关注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英语学院坚持将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坚持把“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了解师生关切,把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