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27
    6月23日下午,新华社日本专线?AK体育日语国际传播实习基地签约与揭牌仪式在我校中特中心举行,新华社日本专线主编、总监会副总监蓝建中与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签署协议,并共同为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日语翻硕专业负责人蒋芳婧教授主持。新华社日本专线编辑、学院党委副书记史宁及日语专业师生参加仪式。李晶向新华社日本专线介绍了学院概况,她指出,实习基地的设立是一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基地在培养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日语人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一定会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希望双方密切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共同开展日语新闻翻译及相关研究。蓝建中为师生介绍了新华社日本专线的相关情况,鼓励同学们以线下、远程在线以及撰写中日双语新闻稿投稿的方式积极参与实习项目,通过鲜活的新闻素材与贴近普通民众的语言,让日本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贡献力量。该基地的建立,为学院学生就业及实习拓宽了渠道,有利于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学
  • 2021-06-24
    6月22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应邀为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共126人进行了题为“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重塑”的线上讲座。该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副教授主持。姜丽萍多年来一直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与教材等,在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中都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对外汉语教学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怎么教外国人汉语》等论著9部;主编《HSK标准教程》系列、《体验汉语教程》系列、《魅力汉语》系列等教材6套;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泰国、荷兰、古巴等国家和港澳等地区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姜丽萍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汉语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她通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三本纲领性文件对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描述,用丰富的例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出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以及新文科背景的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都发生了转变,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
  • 2021-06-24
    6月18日下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杂志副主编黄昭宇应邀为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主持。黄昭宇以“国家安全与中美关系”为题,从国家安全的内外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外部条件、国家安全的内外变量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及重大意义。他指出,国家安全观已经由传统型转变为非零和、可持续的新型国家安全观,并提出在维护国家安全时,应做到在尊重多样性基础上求同存异。他强调,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唯一恒量,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四个维度分析了国家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进一步分析了中美摩擦升级的原因,认为中美关系之间虽然存在风险,但失控的可能性不大,指出应避免将国家竞争升级到战略化和国际化阶段。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中美人文交流障碍、中美俄战略三角的不对称性等问题踊跃提问,黄昭宇深入浅出地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作为“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本次讲座对我校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对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和提升学术能力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2021-06-24
    党员们聆听党史讲解员的讲解通用语教师支部参观河西区委党员培训中心的党史展6月2日下午,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通用语教师党支部前往天津市河西区委党员培训中心参观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主题展,重温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市河西区委党员培训中心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主题展。主题展共分为前言、“前赴后继 救亡图存”“风云际会 相约建党”“群英汇聚 开天辟地”四个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新的伟大起点,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担当起开天辟地的历史重任,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文字,带党员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过程中的伟大时刻,全体党员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入党初心。此次活动,激发了党员教师不忘初心学党史、践行使命跟党走、敢于担当善作为的内生动力,让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激发了全体党员的爱国热情。同志们一致表示,要做革命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自觉践行者,以英雄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发挥党员的
  • 2021-06-22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协同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思想、业务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2021年,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月”活动,引导教师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课程思政效果,以课程思政工作促师德师风建设。 本学期初,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海呐教授做客“初心讲堂”,以《破解课程思政之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进行专题讲座。她指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将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又要注重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 上海外国语大学徐亦行教授在讲座中以葡萄牙语专业课程为例,分享了专业教师如何通过有针对性、新颖的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师生在语言课堂中探讨如何规范表述中国现实、中国立场,如何在专业课程中,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经典句子和例文开展语言技能训练等。副院长史亚军教授结合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实践,以语言文化对比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的多元建构、外语教学的根本导向,以及语言、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维度进行阐述,就外语教学中如
  • 2021-06-21
    行政党支部俄语教师党支部通用语教师党支部非通教师党支部政治生日礼物6月15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组织党员教师赴张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参观学习“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及“张园往事”主题展览。张园作为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场所,承载着解放初期津沽大地的红色记忆,见证了天津人民那段艰辛曲折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从筚路蓝缕到开创党的光辉事业,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展品都投射出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艰苦奋斗的伟大形象。教师党员们一边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一边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并交流学习体会。参观结束后,学院党委为每一位党员教师颁发了政治生日纪念卡和政治生日礼物------党史学习卡片,拥有36年党龄的姜雅明教授带领教师党员在党旗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勉励党员教师,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中。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通讯员:田诗园)
  • 2021-06-21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英语学院传媒系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校院两级党委工作部署,围绕教学中心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高标准汇聚资源力量,聚焦本科毕业生就业推进和在校生职业规划工作,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面对师生关注的专业学习和就业两大热点问题,英语学院传媒系党支部自本学期开学以来,以多种方式积极实践,为解决难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是举行传媒系2019级学生专业分流宣讲见面会,拉近2019级学生与高年级专业课教师的距离。经过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年2019级学生专业分流,传媒系录取的学生一志愿率为100%。二是教师“一对一”针对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推动,构建了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们提高自我认识,使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并与之相匹配,以增强职业定位的有效度和工作的满意度。支部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参加职业规划座谈会,并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朋辈说”栏目,分享在校经历对日后工作的启发和经验,帮助在校生找准自身的发展目标,积淀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经过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年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70%。三是通过跨学科合作,邀请国际传媒学院教师为2019级传媒系新生开
  • 2021-06-21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庆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6月15日下午,我校亚非语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参观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天津城建大学承办的“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展览以天津市现存红色旧址为主体,精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百处红色旧址,汇聚革命历史、现状信息、历史地图、测绘扫描和保护利用等多方面的成果。党员们从一张张历史图片、一处处红色旧址、一个个红色故事中,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感慨红色旧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砥砺奋进力量的生动教材。通过追溯红色记忆,更加坚定了支部成员们树牢理想信念,努力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在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恢宏的誓词,表达了党员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唤起了党员们的入党回忆,重温了党员们的入党初心,激励党员们牢记使命再出发。此次参观活动是我校亚非语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建结对共建的成果,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思想洗礼,更是一
  • 2021-06-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党员认真开展党史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作风,6月4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学生党支部与非通用语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走进爱国实业家李勉之”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成员在支部书记王臻的带领下,前往睦南道实地走访了爱国实业家李勉之故居。王臻为党员们深情讲述了李勉之对天津经济及教育的突出贡献。作为民国时期有着“洋灰李”“唐山王”之称的民族实业家李希明之子,李勉之深受父亲实业救国思想的教育与影响,倾尽心血,努力维持民族企业------中天电机厂的发展。天津解放后,李勉之、李慎之兄妹积极响应国家复工、复业、复市的号召,在一些企业主趁机抽逃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变卖家中的股票,使中天电机厂成为首批恢复生产的企业之一,对天津经济的迅速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积极投身振兴民族工业,李勉之、李慎之兄妹还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如今的新华中学正是在他们的率先倡议下所创办的。支部党员们就自己的体会与收获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李勉之、李慎之兄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实干、担当
  • 2021-06-21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翻译水平,6月15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白文昌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翻译技巧漫谈?实战经验分享”为题,为我校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线上学术交流与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史亚军对白文昌百忙之中为我校俄语学科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指出基于丰富同传实战经验的翻译技巧分享对于俄语学科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都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白文昌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译员”为切入点,指出优秀译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还应具有对翻译的正确认识,配备恰当的训练和大量的实际操作。他从培养正确的翻译意识、提取思想、摆脱束缚、形成表达四个方面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翻译实践中可以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以“无他,唯手熟尔”做结,鼓励大家勤学多练、熟能生巧、巧能生妙。讲座条理清晰、案例丰富、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让广大师生受益颇多。本次线上讲座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对我校俄语学科不断开拓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研究生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通讯员: